暑期朝山,这份指南请收下!

2019-07-28 18:27:01 九里山公墓 495

观音菩萨显圣于普陀,文殊菩萨度化于五台,地藏菩萨隆迹于九华,普贤菩萨骑象登顶峨眉......

每年暑期,很多善信都会发心前往诸多佛教名山朝圣,这是极佳的学习与修行体验,本期玉佛讲堂就为大家分享:

 朝山基础篇



 朝山进阶篇

朝山 vs 游山


朝山前,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“朝山”:是游山玩水,拍照打卡?还是爬山、吃素一条龙?亦或是三步一拜、口诵佛经?它与“旅游”又有什么区别呢?



游山,首重一个“游”字。游客们寄情山水,定格光影,嬉笑玩闹,把此行视作一种放松的途径或是对外宣扬的谈资。


但朝山,首重一个“朝”字。据《华严经》记载,在东北方有一座清凉山,文殊菩萨于此为大众说法......


因此,朝山亦为朝圣,是为了去朝礼圣迹,为了参访求学、有所精进,为了忏除业障,明心见性。只要抱着这样的发心,即使不三步一拜,也属于朝山。



因此世智通达、辩才无碍的全遂禅师为了能进一步精进,达到究竟了悟,便发愿朝山。临行前,老僧嘱咐他:佛教自古都有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”的美传故事,你要细细体会其中深意。



 朝山的深意

01 放下

○ 放下不必要的行囊


朝山,是一场“放下”的修行,既然初衷是为修行而非游玩,大可放下多余的行囊。


云游的僧人们所携无非一杖一钵,而我们也可放下相机、放下多余的烦恼、放下对美食美景的欲望,带上必要的水和补给,轻装上阵,专注当下。



放下我慢的习气


在这群山之间,自我不过小如芥子,朝山的信众们在一步步向前时,也在一步步从“我慢的高山”拾级而下,融入自然。


正如《法华经》所云:“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”在这条“下山”路上,逐渐收束散乱的身心,生起虔敬的感恩与惭愧之心。



02 拾起

拾起感恩之心


踏着脚下的青石板,清净的梵刹离我们越来越近,不免忆及佛陀和历代僧人们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、开辟场、讲经说法的点点滴滴。


由是,当心生感恩:感恩十方诸佛菩萨,有其弘法之因,方有如今朝山参访之机缘;同时也要感恩历代高僧古德,有其参访、铺路之因,方有如今我们朝山之便利。


参访印光法师纪念堂


○ 拾起惭愧之心


感恩的同时,更要忏悔自己无始劫来的业障,以此恶业为因,佛在世时我沉沦,佛灭度后我出生。


我们应该忏悔自己习气深重,以致不闻佛法,不值佛世,还在生死海中轮回。



03 继承

○ 继承菩萨的行愿


从缅怀佛陀与古德,我们除了生起惭愧心外,更必须向先贤看齐,实践“知恩报恩”的行为,而最好的“报恩”就是承继佛菩萨们弘化众生、绍继如来家业的慈心悲愿。



具体到朝山过程中,可以是在清净的道场内保持安静不喧闹、可以是带离自己乃至他人产生的垃圾,可以是专注于当下的叩拜,其庄严的行法自会收摄他人散乱的心神,进而生起恭敬之心。


如是,佛菩萨的行愿得以继承,而庄严慈悲的佛法也因之泽被后世,让更多的众生得见佛法煌煌辉光,照亮累劫无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