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,你还是需要这些仪式感

2019-08-02 17:51:12 九里山公墓 424

现代人都不喜欢被束缚

都喜欢追求洒脱的自由

所以就有人认为

学佛修行不就是修心嘛

禅宗都说过

挑柴运水无非道,行住坐卧皆是禅

所以不必搞那些拜来拜去的仪式

我们年轻人学佛就要“不着于相”


但也有人认为

学佛就是需要仪式感

这些仪式背后都有深意

缺少仪式感就生不起坚定的信仰

关于学佛和仪式感这件事

你又是怎么看的?



Question1

仪式感 · 迎请

为什么法会开始时,大家要特意排好队去迎请主法法师呢?难道是主法法师地位高,比较“大牌”吗?


法会开始时,都会由僧众带领着居士们,按仪轨列分列左右两队,手持香花迎请主法法师。有人说,这是佛教里的传统规矩,也有人说是为了表示对主法法师的尊敬,但这只说对了一部分。


僧俗两序大众迎请主法法师


大家是否留意到,在绝大部分佛经的记载中,一开始的场景大多是说佛陀在某处,座下一位弟子或菩萨向佛陀恭敬提问,佛陀针对提问慈悲开示,这就是被记录下来的一场法会。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这样,不请自说的,是极少的。这个情节看似简单,但却包含了一个要点,法不请不说,讲法需要应时、应机。


当一个人肚子还不饿的时候,硬塞给他一个平时并不喜欢吃的面包,是绝对吃不出好味道来的,这就是没有应时、应机。“佛法不应机,等同闲言语”,如果听者没有做到相应的准备,也没有生起强烈的希求之心,即使把佛法“送货上门”,对听者也没有多大的帮助,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。



而且,我们还容易犯一个毛病,“来得太轻易,不会懂珍惜”。所以,聆听佛法需要我们主动去请法、求法。当我们手持香花迎请主法法师时,就代表着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心打开了,做好了准备,收摄了身心。同时,也是我们发自真心地来求法。


同一个老师,同一个教室,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却可能很大。一场法会里有众多的居士共同参加,但真正能够收获到几分法喜,对自身有多少益处,还与每一个人自身息息相关。只有把自己的心调到了正确的频道,我们才能接收到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。所以,迎请绝不只是走一个场面上的形式,你说重要不重要?



仪式感 · 读经

经书拿回家要放在哪里,可以和别的书摆在一起吗?

Question2

Question3

仪式感 · 净手

翻经书或抄经前为什么一定要洗手,可我的手并不脏呀?


有一位你最喜爱的作家要新书签售了,你会不会特意排队几小时也要抢到一本?然后,心满意足地拿回家,在书柜最重要的地方高高供起,每次拿出来看都是小心翼翼,生怕弄脏折坏......那么,佛经呢?


不论嘴上是怎么说的,你把佛经放在哪个位置,能真实透露出你对佛法的态度。如果混在日常的小说、娱乐、技能类书籍里,那还是在把佛经或佛学书籍当成“心灵鸡汤”来看,的确也可以缓解一时的心情,但是效用比较短,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


佛陀已经涅槃,我们已经无缘再聆听他亲自讲法。佛陀住世时,不少比丘一经点化就很快证得罗汉果位,这本来是件大好事,可后来大家却懈怠了,反正有佛陀在,什么时候想问都行。后来,佛陀三次发出告诫,如果你们不好好修行,我就要走了。最终,佛陀选择在拘尸那迦的娑罗双树间涅槃,也是警示所有人,不要枉费了难得的人身,不要浪费了闻法的福报因缘。


所幸现在还有佛经流传于世,因为印刷技术的发达,得到一本经书或抄经本非常容易,说明我们还有那么点福报。但相应的,很多人失去了对佛法难求的体验,把佛经或佛学类书籍当成市面上的“快消品”,或是当成“文化快餐”来读。这一点上,我们真的不如过去的修行人。




所以,我们不能说去“买”一本佛经,而是要说“请佛经”。对佛经和佛学类书籍要有一种如获至宝般的珍惜,单独整理出来,摆放在书柜的高处,翻阅前洗手,表示的是我们对佛法难得的稀求之心和恭敬之心。


要想品味一杯好茶,首先要把茶杯洗干净。想要收获佛法的真实利益,打开经书前,我们也要把手洗干净,用这种仪式来提醒自己清净内心,让自己成为那只干净的茶杯,才能如实地承接佛法。所以,就问你重要不重要吧?


Question4

拜佛

心里有佛就好,行住坐卧皆有道,每天拜佛太形式化了吧?


的确,禅宗大德们是说过修行不只是在诵经拜佛里,不只是在蒲团打坐中,穿衣、吃饭、走路的时候都包含着修行。但其实,这是一种看着简单,实则很难的修行方式,对人的根器是有要求的,也就是上等根基。根基一般的人,如果直接否定第一条路,只选第二路来修,修着修着很可能就忘了初心,吃着吃着想吃更好的,走着走着走进了花花世界......



而那些传统的方法,比如一系列的仪轨和形式,早晚功课、礼佛上香、拜忏抄经......可以称为“座上修”,就是通过这种有仪式感的仪轨,帮助我们的心专注在正道上,给这颗躁动的心套上缰绳。但一天中“座上修”的时间毕竟是少数,在行住坐卧中常常提醒自己保持正念,那就是“座下修”。等我们通过修行降伏了心中的贪瞋痴时,那就可以撤掉缰绳,真的到达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的时候了。


所以

千万不要觉得这些仪式感不重要

一上来就标榜不着于相的快意洒脱

因为我们大部分人

都没有这么上等的根机


快来这里体验

佛教中的仪式感



1

大雄宝殿聆听一场早晚课

每天16点可以在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外聆听晚课,如需参加早晚课普佛请至寺院客堂登记。


2

文殊殿、普贤殿净手抄经

  每日8:00-16:30无需预约,现场登记,有位即坐 ,纯公益。(遇重大法事活动、周六上午普贤殿生日抄经专场时除外)


3

参加“禅心夜境”体验

玉佛禅寺每月举行数次“禅夜心境”活动,体验禅寺月夜的静谧,有祈福拜钟、祈福洒净、静心参禅等不同主题,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。


4

参加“二日禅”止语静心

玉佛禅寺长年提供“二日禅”体验活动,两天里手机关机、止语静心,体验佛门里的清净生活,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。


5

加入玉佛梵呗短期修学班

跟随玉佛禅寺法师学习佛门梵呗,仪式感满满,不定期滚动开班,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报名通知。


6

参加寺院法会感受庄严殊胜

在每年佛菩萨圣诞等重要的佛教节日里,玉佛禅寺都会举行隆重的法会,请关注玉佛禅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法会预告。



7

供养一尊佛像,每日礼拜

在家中供奉一尊佛像,出门前礼拜发愿以正念度过一天,晚上回家在佛前反省总结一天的生活和修行。


8

固定一个时间段每天诵经

不论时间长短,每天固定诵经,形成自己的习惯,不用想起也不会忘记,水滴终会石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