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终关怀后,我们记录下这样的扎心对话

2019-07-02 15:32:34 九里山公墓 527

世间万物,一切自然规律都无法逆转,就如我们的生命总有谢幕的那一天。安宁病房,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患者,都是按月、按天计算着自己的生命。他们有太多的痛苦,太多的无奈,太多的悲凉!


自今年2月起,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与普陀区利群医院倾力合作,每周都有觉群志工前往病房开展安宁疗护服务。半年来,志工们风雨无阻,用自己的热心、爱心与耐心为被关怀者带去温暖与安宁。

能与被关怀者相遇,这本身就是极大的善缘。本文为大家分享几位安宁疗护志工在服务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。

九里山公墓

1、我们十位志工以三人一组的形式和重症病人以及家属展开互动。说实话,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服务,心里难免有些紧张,面对那些被关怀者不知该做什么、说什么?幸运的是,我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兄分在了一组,这使我内心安定了不少。

我们先来到15号床位,关怀服务对象的家属。病床上昏睡着一位插着鼻管、吊着点滴、手臂皮肤溃烂的病人,家属阿姨正在用针筒往病人的鼻管里注水。这位阿姨性格很开朗,她告诉我们,病人是她的嫂子,得皮肤病已有一年多,病人的神志时好时坏。
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这位阿姨忙碌而有活力。从家往返医院需要两个多小时,她仍坚持来照顾嫂子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表达对亲人的关心。稍后,阿姨还要去接小孙女下课,聊到一手带大的小孙女时,她整个人都散发着喜悦的光芒。

临走时阿姨仔细检查了安全设施,她担心病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,会把身上的管子拉掉,因为之前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。我看着阿姨匆匆离去的背影,真心为她点赞。


2、各位来服务志工的勇气和想要为他人付出的真心,让我非常感动。在开始自我介绍的时候,我发现第一次来的师兄会有些紧张和忐忑。但是大家都很坦诚,会主动把内心的一些小担忧分享出来。

与这相对的是,这些师兄服务后的转变也很大。在服务后交流时,尤其是说到自己的心得感悟,他们都会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,这是一种愉悦的表情。大家观察的角度和各自的体会,让我受益匪浅,让我看到了信心绽放出来的模样。

在我们关怀一位家属时,隔壁床位的病人刚做完CT回来,她的眼神中带着对陌生人的抗拒。护工说病人的情绪不好,希望我们能和她聊聊天。为了打开话匣子,我从自己之前开刀的经验说起,尝试和她拉近距离,另一位志工观察到阿姨坐着不舒服,主动上前给她整理腰垫。慢慢地,阿姨的抗拒逐渐消失,也有了倾诉的欲望。她向我们诉说了自己生病就医的经历,还有目前的孤单感与无助感,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认真安静地听她倾诉。真心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……


3、一直对我们有抵触情绪的季阿姨(化名)终于接纳了我们,她让我和另一位志工一左一右坐在病床边,接着轻声告诉我们:

四年前我做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,今年5月突然觉得胃不舒服,吃下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,当时觉得可能是肠胃炎,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,所以挂了急诊,检查发现原来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胃、肠和肺部!现在整个腹部都异常疼痛,晚上也睡不着觉,只能靠止痛剂维持。


因为吃到胃里的食物无法再进入肠子,所以水都没法喝,“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把我扔到黄浦江里,让我痛痛快快地喝水!”不能吃东西、不能喝水,好担心自己死了以后会变成“饿死鬼”……

阿姨表示自己是单身,没有什么亲人,说到此处,她的眼角情不自禁留下眼泪。她曾跟医生要求过希望安乐死,但医生不同意。

听着她的叙述,我的心里异常难受,却又不知怎样才能帮到她,这时另一位师兄建议说,我们可以用一些棉签沾水,帮她湿润嘴唇以缓解口渴,当时我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她不会吐出来。

离开时,我让阿姨保重,下星期我们还会去看她的,她带着疲惫的笑容冲我们点了点头。


4、我要真诚地感恩被关怀者和家属们,是他们的大度和包容,给了我们交流的机会,培养了我的慈悲心,也让我意识到,在病痛的折磨面前,除了缓解身体的极度不适,对心灵的关怀也同样重要。还要感谢觉群文教基金会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,关爱他人,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。


5、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择机破冰,陌生人之间的交流,特别是与重病患者交流,破冰除了需要语言技巧外,更需要择机。递上一个靠垫,这个细微的动作使得原本略显抵触的关怀对象有了交流的意愿。关怀没有标准流程,用真诚的同理心去体会患者的当下所需,破冰就只在瞬间了。


没有豪言壮语、更没有惊天壮举,虽然聊天内容只是一些生活琐事、只是一些日常倾诉,但志工们发自内心的真诚陪伴,诠释了一种无私的大爱。

人生是短暂的,我们或许不能阻止他的死亡或为其延长生命,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陪伴,给予心灵慰藉,让被关怀者平静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。你愿意做个天使守护他们吗?


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参与

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的“生命关怀”项目,

大家一起学习、共同成长。

如果您有志于此,请加入“觉群志工”。